2016年,基础医学院学生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我的中医梦”、“我的青春之歌”、“我的心路历程” 三条主线,全面推进学生工作规范化、体系化、特色化建设,创先争优,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多年来,学院围绕专业学习,形成了“厚朴杯”中医药知识大奖赛、“杏林春暖”等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常办常新、营造了学院良好学风。
在做好品牌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学院重视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理念
学院坚持“积极关注,真诚接纳,守住安全底线;多层次、全方位渗透,普及心理知识;激发潜能,促进发展,培育积极品质”的工作理念,开拓创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016年年底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年会也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心理问题干预模式向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转变,这也是国内外大势所趋。如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高校学生工作应从关注少数问题学生的视角向关注众多学生积极发展的视角转变,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工作机制
学院心理工作在校心理中心的指导下,建立完善了学生骨干、专职辅导员、心理气象站指导老师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四级工作机制,做到了上情下达,沟通畅通,真正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确保心理特殊情况早发现,早疏导。
三、队伍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心理培训,确保每位辅导员、每位学生骨干全年参加一次以上心理培训,实现了心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学院辅导员2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2人参加北大徐凯文教授高校危机干预培训30学时,1人接受心理咨询督导累计131个学时,1人参加美中国际心理学院欧文•亚隆团体体系培训、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台湾新竹教学大学许育光教授等团体心理培训共计66学时等培训。
四、工作举措
心理活动贴近学生需求,形式多样。
1.多场讲座和培训
分别邀请心理学院李荐中院长、王挺、孙越异、王蓓等多名老师主讲了“象牙塔里的性行为与性健康”、“大学宿舍人际关系”、“与手机强迫症说NO”、“且爱且珍惜”等讲座。2016年针对学生骨干,举办心理培训共计8场。
2.团体辅导30余次
举办了成长不烦恼、恋爱对对碰、新生零距离、团体凝聚力提升等团体辅导,实现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渗透。其中新生零距离覆盖到全体新生,交往无障碍连续举办3届,总共20次。
在团体中引导成员察觉、改善惯用的人际交往模式,并学会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团体辅导从原来要我参加变为我要参加。欣喜的是,每次活动都能看到同学的成长和改变,团体辅导这一神奇的圆圈在学院发挥了独特魅力和成效。“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校学生处教育管理资助立项,获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年会科研项目立项。
3.烦恼大扫除3届
连续举办3届,确保了心理品牌工作的传承和延续。累计共收集烦恼993条,反馈意见计28307字,并与61位同学进行了深度沟通。就不能解决的问题,学院积极向心理中心老师求助,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
4.校级主题活动:名师与你谈恋爱
2016年,面向全校举办名师与你谈恋爱活动,邀请了“最有范老师”小马哥陈方平教授,心理学院婚恋专家王蓓、王挺三位不同专业领域的老师,巧妙地将心理与人文结合在一起,围绕“大学要不要谈恋爱、喜欢一个人要不要先表白、恋爱中的两个人如何相处、异地恋、恋爱与性的关系、正确的恋爱观”等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多角度解除同学们的恋爱疑惑。
五、工作成效
多年的积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见成效:
1.创建早期干预机制,守住安全底线。学院近年来没有发生一例心理危机事件。
2.凝聚团队力量,促进组织建设。基础心协自2011成立,5年时间已发展为校四星级社团。中医临床协会在连续多年被评为五星级社团的基础上,今年被校团委评为校精英社团(全校6个),校标兵社团(全校5个)。
3.激活朋辈交流,增强心理素质;解决深层困惑,挖掘工作深度;搭建沟通平台、提升管理效能。
4.激发了学生内生潜力,促进自我成长。学院良好的学风得以巩固和提高。2016年学院1个班级获十佳班级,3个班级获优良学风班,2名同学获得校长特别奖,2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3名学生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学院四级通过率96.2% ,计算机一级通过率96.9% ,奖学金实评率100%,考研录取率32.6%。
六、努力方向
1.抓好辅导员队伍和心理骨干专业能力的培训,提高心理服务的专业水准;
2.拓宽心理工作服务对象,积极关注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新疆学生等群体心理的成长;
3.延伸心理工作范围,将心理工作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毕业生离校等工作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工作的实效;
4.真正实现从心理问题干预模式向积极心理品质模式的转变。